受载孔性能试验
检测项目
1. 抗拉强度测试:测量孔径变形量≤0.2mm时的极限载荷(精度±1%FS)
2. 疲劳寿命评估:循环载荷频率10-50Hz,R=0.1应力比条件下记录失效周次
3. 应力集中系数测定:采用应变片法测量孔边应变梯度(分辨率1με)
4. 裂纹扩展速率:预制裂纹长度2mm±0.1mm,监测da/dN曲线
5. 残余应力分析:X射线衍射法测量孔周残余应力(深度分辨率10μm)
检测范围
1. 金属基复合材料:钛合金TC4、铝合金7075-T6等航空级材料
2.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:碳纤维/环氧树脂层压板(铺层角度0°/45°/90°)
3. 增材制造部件:SLM成形316L不锈钢(孔隙率≤0.5%)
4. 机械连接件:NAS系列高锁螺栓配合孔(孔径公差H8级)
5. 焊接结构件:激光焊/电子束焊搭接接头开孔件
检测方法
1. ASTM E8/E8M-202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方法
2. ISO 12107-2012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
3. GB/T 3075-2020 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
4. ASTM E647-202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标准试验方法
5. GB/T 33210-2016 无损检测残余应力测定X射线衍射法
检测设备
1. INSTRON 8862型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(最大载荷250kN)
2. Zwick/Roell Z250拉伸试验机(精度等级0.5级)
3. Dantec Dynamics Q-450型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(采样率100Hz)
4. Proto LXRD残余应力分析仪(Cr-Kα辐射源)
5. Keyence VHX-7000数字显微镜(5000倍光学放大)
6. MTS TestSuite TW软件平台(符合NAS410认证要求)
7. Bruker 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(纵向分辨率0.1nm)
8. FLIR X8500sc高速红外热像仪(帧频180kHz)
9. Shimadzu AG-Xplus精密万能试验机(动态载荷精度±0.5%)
10. Olympus Omniscan MX2相控阵探伤仪(128晶片阵列)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